宁海县强蛟镇渔乡唱响新“赶海经”-pg电子网址
  • >
  • >
  • >
  • 宁海县

宁海县强蛟镇渔乡唱响新“赶海经”-pg电子网址

2023-12-13 15:36:32

信息来源:宁海县新闻中心

浏览次数:    字体:[ ]

微信扫一扫:分享

微信里点“发现”,扫一下

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。

初冬时节,鱼鲞飘香。近段时间,宁海县强蛟镇下渔村的村民们格外忙碌,加紧利用晴好天气晾晒鳗鱼、鲳鱼、米鱼、黄鱼等各种海鱼,加工成鱼鲞供应市场,构成了一幅渔村独有的美丽景象。

12月11日,在下渔村“薛味”共富工坊,笔者看到村民们正忙着处理和晾晒新鲜鱼货,手法熟练,技艺精湛。笔者了解到,制作鱼鲞需要选用新鲜的食材,经过去鳞、剖肚、腌制等多道工序,再运用当地传统的制作技艺,才能制成口感鲜美、香气扑鼻的鱼鲞产品。这些海味特产成了渔村群众奔共富的“聚宝盆”,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。

鱼鲞产业的蓬勃发展,是强蛟镇充分发挥党建联建优势,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该镇以村企抱团为抓手,整合资源成立强村公司,通过“党建 村集体 农户”联动的方式,搭建起“薛岙味道”共富工坊平台,打破过去农户各自为战的局面,有效促进渔乡特产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。

“今天这近百条风鳗已晾晒完毕,下午就可以打包销售了,现在有了共富工坊,根本不愁卖。”见到年逾六旬的下渔村村民薛德利时,他正在离家不远处翻晒晾挂在架子上的风鳗,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,“这批风鳗和鲳鱼鲞卖出后,就会有上万元的收入。”

薛德利告诉笔者,作为当地一项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手艺,鱼鲞制作工艺已经传承了数代人,每一代人都秉承着传统的制作方式,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,成了渔乡的一道美食名片。

“以前,薛岙海产品产业化、规模化程度不高,产业发展面临着成长的烦恼。”聊起渔乡特产,下渔村党支部书记薛瑞岳滔滔不绝。他介绍,3年前新当选的村班子上任伊始,就解放思想、拓宽思路,在镇党委的支持下,联合薛岙片临港、薛上岙两村,以党建链串起海洋经济产业链,整体带动渔乡特产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、提档升级。

在采访中,笔者还了解到,这里的鱼鲞制作工艺不仅仅是一项手艺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薛瑞岳表示,通过这项工艺,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,感受到“舌尖上的非遗”的魅力和价值,从而打造多元旅游业态,推动乡村产业、文化、生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。

“目前,我们正在打造‘薛味’展销中心,积极培养‘新农人’,接下来将通过直播销售的方式打通海产品出海渠道,实现线上线下全面发力,助力特产走向海内外。”90后驻村“第一书记”应刘意则表示,除了拓宽鱼鲞销路,还将在打造海产品ip上做文章,提升海苔、海鲜粽、大黄鱼等海产品附加值。

如今,宁海湾鱼鲞年销售额达2500万元,当地正朝着将渔家“小鱼片”做成“大产业”的目标不断迈进,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  

  

网站地图